close
前一、兩年常常會想,如果在每一個「那個時候」,做下了不同的決定,現在會變成什麼樣呢?
得不到答案,我也不會去深究答案,因為每一個「那個時候」,做下的決定,都是不後悔的決定,所以即使重來一次,我一定還是會做出相同的選擇。

我是一個很隨和的人,而「隨和」背後的意義,就是優柔寡斷,所以寧可跟著別人的決定走。
因此小時候,優柔寡斷的我常常事後後悔,『那個時候如果我怎樣就好了』,但是千金難買早知道,同樣的遺憾仍然不斷在上演。
所以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「絕不讓自己後悔」,似乎成了我做人做事的指標,即使不小心做下錯誤的決定,我還是會在這樣的情況下,接受自己的決定、尋求最好的結果。
好像是從大學以後吧,我就不太會後悔了,「做了失敗,總比沒做後悔好」,是時常猶豫不前的我的座右銘。

只是最近,我似乎失去了決策的能力。
什麼事都要別人決定是不可能的,什麼事都要隨我高興也是不可能的。
但是有光就有影,凡事都有一體的兩面;站在陽光下,可以不要後面的影子嗎?得到這一面的好處,可以不要另一面的麻煩嗎?最多就是找到能得到最大好處的平衡點罷了。

怎麼做,才能抓到最好的那個點,我還需要思考與嘗試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oshinori的無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